其他
“地摊经济”为何突然爆红
久违的“摆地摊”如今堂而皇之地登上各城市的夜市。曾几何时,“地摊”被视为影响城市市容而被打入冷宫。
倘若不是疫情过后影响就业,这个百姓“喜闻乐见”的“地摊”不知能否重见天日?
如今已将不起眼的“地摊”提升到“经济”甚至“文化”层面上,“地摊经济”、“地摊文化”迅速跃上主流媒体的重要版面。
别看这个名不经传的“地摊经济”,因涉及到寻常百姓家,成了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,也成了热搜榜上炙手的热词。
某官媒报道,有个“90后”的女生,乘着“地摊经济”的春风吹来,晚上出来“摆地摊”,一夜就可以卖出4000元的商品,卖什么商品没有说明。不知是这则振奋人心消息的刺激还是确实可以拉动经济的前行,竟然也激活了6月3日的中国股市行情,“地摊经济”成了当天板块龙头,这个板块竟上涨了9.726%,涉及股票全部几乎接近涨停,简直令许多老股民大跌眼镜,没有做不到的,只有想不到的。
地摊经济,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。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,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堂皇入室,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的优势,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。
这段话无疑为消失已久的“地摊经济”比较客观地“平反昭雪”。
“人间烟火”很接地气,“中国生机”彻底将“地摊经济”描绘成一张美好蓝图。
记得,“摆地摊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全国,成了一道亮丽的夜间风景线。不知何时起,这个普通百姓喜欢的地域性强的“地摊文化”一夜间消失殆尽了。
然而,当我们有机会踏上对岸宝岛时,才惊奇地发现,在祖国大陆已经销声匿迹的“地摊经济”在同样是中国人生活的台湾却方兴未艾,包装成了“观光夜市文化”,成了台湾旅游项目的“标配”。
这样一个都能吸引中外游客的“地摊经济”为何纷纷关闭?当然关闭的理由可以有N个,什么影响“市容环境”、“假货横行”、“卫生差”等等。
“一关了之”当然是省事,但这显然表现出没有顾及民生,没有体察百姓生活,是懒政、庸政的显现!
其实,关闭“地摊经济”也并非一了百了,各地方政府还需养了大批“城管人员”,以管住天天“躲猫猫”的“非法地摊经济”。于是,城管人员与地摊摊贩间的“猫抓老鼠”游戏几乎天天上演,玩这样的游戏久了不免会产生悲剧。
如果将大批的城管人员调来管理“摆地摊”,结果会怎样?当然就不会有“肢体冲突”悲剧的发生。社会和谐了,民生也得到解决了,这就是勤政。
据称,四川成都是第一个“敢吃螃蟹”的城市,疫情过后开放“地摊经济”就带来了10万个就业岗位。这10万个就业岗位意味着可以养活30—40万人口,增加就业人口就减轻政府负担,显然是双赢。
“地摊经济”不但解决就业,满足民生需求,而且可以带动旅游业。当一个游客来到异地旅游,白天饱览风景名胜,晚上就可以一睹地方美食、土特产品,丰富旅途生活。而经济又实惠且充满地域色彩的“地摊文化”容易吸引游客,成为当地的“夜间文化风景线”。